各部、处、室,各学院: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不断强化全校教师提高质量意识,依据《浙江外国语学院“杜绝水课、打造金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规定,开展课程诊断与教学诊断工作。现将本学期课程诊断与教学诊断工作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诊断对象
课程诊断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双语课程、第一批立项的双语示范课程;教学诊断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承担教学的外聘教师。
二、诊断时间
2022年3月启动,2022年6月上旬结束。
三、诊断内容
(一)课程诊断
依据《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试行)》规定的10条定性标准和由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量化标准,对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双语课程、第一批立项的双语示范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客观准确地把握此类课程质量的现状,明确今后建设的目标和着力点。重点要关注课程的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内容的嵌入)、双语教学团队、双语课程教材、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诊断
依据《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试行)》规定的10条定性标准和由9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量化标准,对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的外聘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客观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关注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针对性和现代性;关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度。
四、诊断工作基本流程
(一)组织动员
1.提高思想认识。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关于印发<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浙越外发【2020】55号)和《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关于印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浙越外发【2020】56号),统一思想,提高对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开展诊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诊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成立组织机构。各二级学院按照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担任组长,教学院长担任副组长。各学院须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校内外专家组建课程质量诊断和教学质量诊断专家团队(可以合二为—)。
3.确认被诊断课程和教师。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准,依据学校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学期开设的双语课程、第一批立项的双语示范课程;确定本学期承担教学的外聘教师名单。上述两类名单于3月23日前报教务处质量控制科备案。
4.制订工作方案。各学院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两个诊断”的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实施步骤方法、进度以及督促检查等做出总体安排,尤其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可检测的工作要求,于3月23日前报教务处质量控制科。
(二)自我诊断
1.课程质量自我诊断
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组成员,根据《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开展课程自我总结评价,分析课程建设情况,包括课程理念、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条件、考核评价、课程管理、教研活动、质量评价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教学质量自我诊断
(1)组织教师对照《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分析教学基本情况,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教学技能、作业批改和课业考核、教学效果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2)组织召开教研室会议,在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参照近年学评教、督导评教、教学业绩考核结果,匿名进行同行教学质量评价。
(三)学院诊断
在教师和课程组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学院组织专家组对本院(部)开设的双语课程、第一批立项的双语示范课程和外聘教师进行质量诊断。双语课程诊断结果(优秀(A类)、良好(B类)、合格和不合格(C类、D类))作为双语课程系数认定的依据之一;教学诊断结果中,优秀(A类)占比不超过30%,良好(B类)占比不超过50%,合格和不合格(C类、D类)占比不低于20%。学院诊断的基本流程如下:
1.听课评审
学院组织教学督导进行全面听课;教学诊断专家团队对重点关注教师进行听课,形成听课评审意见。
2.材料评审
学院组织专家团队对照《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试行)》,查阅当学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团队、教学资源、课程评价等相关资料,形成“课程材料评审意见”。
学院组织专家团队查阅当学期教师教学相关材料(教案、试卷、作业、平时成绩记录、PPT等),形成“教学材料评审意见”。
3.召开学生座谈会
学院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开展网络调查,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搜集课程和教学的质量信息。
4.形成诊断结论
诊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团队根据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试行)》,参照教师的学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学业绩考核结果、同行匿名诊断结果、听课评审意见和材料评审意见,形成课程质量诊断结果和教学质量诊断结果,经学院审议通过后在学院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教务处(质量管理办公室)。
5.撰写诊断书
根据自评总结、评审意见和诊断结果,领导小组负责撰写“课程质量诊断书”(每门课程一式三份)(见附件3)和“教学质量诊断书”(每位教师一式三份)(见附件4),由教师/课程组、二级学院、教务处(质量管理办公室)留存。课程诊断书应包括本课程名称及所属专业、学分学时、开设年级、学生人数、课程建设情况、诊断结果(优点和存在问题)和结论(A、B、C、D)。教学诊断书应包括所承担课程名称、教学工作量、教学业绩考核结果、诊断结果(教学优点和存在问题)和结论(A、B、C、D)。
6.资料存档
学院要做好课程诊断和教学诊断整个过程的完整的资料存档,以备审核评估检查。于2022年5月10日前将“课程质量诊断书”、“教学质量诊断书”交教务处(质量管理办公室)。
(四)学校复诊
1.5月中旬至6月上旬学校对D类课程或教师进行全面复诊或对C类末位5%的教师进行复诊。
2.下达整改任务书。复诊结束后,学校委托二级学院对D类课程下达“课程整改任务书”(见附件5),明确责任主体,限期一年进行整改,整改期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验收;对D类任课教师亦下达“教学整改任务书”(见附件6),并限期一年进行整改,整改期结束后由学院组织验收。
附件: 1.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双语课程、第一批立项的双语示范课程信息表
2.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承担教学的外聘教师
3. 课程质量诊断书
4. 教学质量诊断书
5. 课程整改任务书
6. 教学整改任务书
教务处
2022年3月16日